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草稿與畫作



在創作大型畫作時,會起畫初稿,或會以速寫記下山水事物,及後作修訂之用。近年於教授繪畫的課程中,已引入攝影照片作為參考數據。照片當然比速寫畫稿清晰千百倍,偏偏欠缺了畫者對山水事物,自然生態以心來體會的歷程,一份經由觀察而得的感覺,會存於心底的感覺。感覺,是使畫作具獨特性的原素,給與畫作一份畫者對事物消化容合後而產生的微妙轉化,再投射於創作之中。只管描寫準確,筆法只顧交代真實,這便欠缺了畫作裡傳達感情的畫意。藝術與工藝的分別就在獨有的思維上。精確的工藝品可以出品相同的製作和質量,效果相約,就是少了一份情懷。藝術品卻是只此一件,別無他號。那份創作中的轉化,推進和取捨的經歷,就是創作的最偉大過程。在臨摹中是很難體會,臨摹得再精準,也是缺少了創作者的傾情神韻。所以創作的永遠走在前端,而臨摹的就只得在後等待。

不時的速寫和草稿都被叫好,甚至有前輩覺得草稿比事後修飾出爐的畫作更具神韻,更具魅力,自己亦有此同感。在草稿或速寫的階段,筆法會流於自然,而且帶著無拘束的寫意。會流露出奔放甚至輕狂的意態,是畫作中難得的魅力。比較之下,及後畫出的作品雖是較為精緻,用色與畫工也是經心思配搭而成,就是少了那份自由的舒態,欠缺了隨意間的功力!

自己也十分欣賞一些著名藝術家的草稿隨筆,其中所展示的功力不下於他們的傑出佳作。很多時隨意之中才找到畫意所在,才是功力的潛藏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