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老地方



觀塘,是我就讀中學所在的區域;在那裡穿梭遊走了六個年頭,隨著人生的轉變,很久已沒踏足過這個盛載我天真爛漫歲月的老地方。

今天因為女兒需要走到觀塘作排練活動,興之所至,和家人一同走回這個屬於我的老地方,再來遊訪一下。從前的工廠區早已發展出不少的新商廈,時興玩意和商舖林立,一點也不落伍。但走回當年自己上學的路段時,卻發現改變不大;巴士總站依然運作,更要是當年的模式,現在應算是最舊形的巴士站設計吧!而當年一大片流動小販的位置已改建成市政公園;未知是否週日的原故,環境寧靜了不少。當年的大排檔位置,雖然是轉了新的經營者,但依然是那鐘舊樓,外牆更沒有特別維修,令人看來特別破舊。走到銀都戲院和寶星戲院的時候,它們的大招牌還沒拆卸,就是現出殘殘舊舊的模樣。父親曾經帶著我們到銀都戲院看過「白毛女」、「劉三姐」,和一齣叫「萬紫千紅」的電影,裡面見到閱兵和萬人操的場面,應該是國慶的紀錄片。走過馬路,還有一片鐵皮屋的商戶,他們依然用著粗電纜來拉公家電使用,依然售賣著平價的街坊貨色。沒有跟家人走上從前中學的位置,因為校址早已搬遷,而且要走頗長的上山斜坡,更未知校舍是否已清拆,巴士路線早已矇胡,但當年我是天天走著那段路的;只跟家人遙指遠望,緬懷了片刻,已急急走回新形的商場內逛;因為目睹如斯破舊的模樣,心裡有點諳然。

香港很多舊區早已高速的發展著;觀塘,當年亦是一個繁盛的商業區;但可能舊商戶的韌度頑強,雖然未能拓展業務,卻可守業成功吧!要發展他們的盤踞地,賠償的數目肯定是一個寵大的數字。究竟他們是在守著觀塘,還是阻礙發展,亦見人見知。他們一定是有著生存的條件才能堅守到今天,若無需要,恐怕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吧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