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香港的一位學者陳雲,發表了「示威與示弱」,文中講述香港人的示威不夠膽量,未能破壞社會規律,使社會動蕩起來;民眾還眷戀社會上的制度和規侓。他提議示威人士可倒塞交通,日以計夜的於中環靜坐,令生活秩序大亂,才可有威嚇力,迫令政府讓步,甚至打誇政府。
人民走上街頭示威遊行,是希望和平爭取權益,希望政府可以改善人民生活,社會進步,令大家更能安居樂業。社會上分佈著各階層的利益衝突,弱勢社群必須多作訴求,才可令社會人士關注。但並不代表社會已完全失去規律,人民生活在水火熱之中,當權者已走到無法無天的地步。我們要細心看,如果社會動蕩,最受益的是那一方呢!筆者可能要詞不驚人誓不休,但以香港人的智慧,喜歡炒炒賣賣的投機性格,若果真的使香港變成亂攤子,國際企業會立即遷移,旅客望而卻步,人心惶惶,移民潮又在擁現。這樣的社會早前已有經歷,我們還意尤未盡,想重拾味兒嗎?事實上,香港人只有顯淺的要求,他們早已嬌生慣養,希望繼續活於繁榮熱鬧當中;他們在物質豐盛的環境中浸淫,那裡會輕易讓自己走入艱苦的道路上。旨在興風作浪,唯恐天下不亂,令他們可走出繁複的生活來作叫囂,將壓力宣洩於胡亂攪作;但真的一亂,便會「鬆人走先」。這是香港人的態度,香港人的性格。或者來個隔岸觀火,繼續口痕,七嘴八舌的胡說八道,因為他們是要謀生,嚮往繁華熣燦的生活;他們雖然熱衷於自由民主的訴求,但如果需要他們犧牲享樂生活,艱苦追求自己未能享受的未來,大多數都是只會「各自飛」的窩囊呢。請筆者看清,請筆者體諒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