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讀書報告



女兒要做讀書報告,我也來一編。

讀40兒童小說集,鈎起了許多童年的印象。

小說集內講述了許多因家貧的孩子,為了幫補家計而拙學,當了〔學師仔〕或童工的故事。現在香港,這些事情可說是絕了跡。女兒應該對這些事情感受不大。香港現今一代的新生學子,只會覺得讀書壓力大,想偷懶,要自由發展等等。知否在徧遠的地區,〔上學〕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我一向讀書成績不大好。小學六年級的時間,如不能考獲政府派位,我也會當童工去了。還記得升中派位的一日,竟能派到中學,未到家門口,已大叫大嚷著:〔媽,我派到位呀!〕想起來,那次是我讀書的歷程中,最興奮的時刻。

書內所描述的老師,都是誨人不倦,永不言累的好老師。我和我的孩子亦很幸運,遇上的絕大部份都是統滿教學熱誠的好老師,當然也碰上小部份較冷淡的,但都被熱誠的一群覆蓋了,真的要感謝上天。當年給我教導的老師,我已來不及去答謝他們,只可以永遠念記著他們的點滴。而孩子的老師,就可以找緊機會來答謝了。因為我已錯失了答謝自己老師的機會,只希望給緊抱著熱誠的老師們一點支持,更希望他們知道,也許世界有無數的角落,有人和我一樣,永遠的念記著他們!

書內還描述了友情。小時間,是一個戅直的人。有朋友曾勸告,說我是一本常打開的書,任人閱讀,這樣對自己是會帶來損失的。我卻以〔事無不可對人言〕的想法回應。到了這個年頭,當然或多或少也吃了虧。但生性如此,改也改不了。別人看來是損失的,也失不了甚麼;他人看不到的得著,是我的樂得自在。女兒這方面跟我很相似。自己付出的關心,很希望得到認同。也曾勸告過她,但看來還是要她自己體驗一下,自己取捨吧。

這本書真的可以叫我再三回味從前的一些片段。現在流行的讀物,叫我感到摸不著頭腦。報章雜誌中所表達的甚麼無厘頭、中拼英的,還有是那些活在現今社會,物質太豐盛而產生的頹廢氣息,真得教我嚥不下。以為自己已對文字書本已經脫了節,所喜好的或已成為文言古物。多謝這本推介給我女兒的書,給了我一份〔喜〕息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