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

街市買餸



自小便跟媽子到街市買餸。菜檔、肉檔、魚檔、集貨舖、糧油舖等等,都是出入自如,見貨就攞。從前的街市,人情味濃,帶少了錢,便來日再算,一個幾毫,那怕你走了嘛!街市內,不會有人穿著整潔乾淨的走進去,因為通過的地下全是濕的污水,人來人往,沒有人會特別為你而讓路,當然要好自為之。高聲叫賣,粗口橫飛,一條咸水草捲起的舊報紙包裝,早已久違了。

前陣子超級市場加入鮮肉菜蔬的櫃台,令街市來了個強大的競爭者;但售賣的價錢都較昂貴,跟街市的價位還有一段距離,勝在衛生企理,而且在空調下買餸,夏日炎炎的日子裡,就是最吸引的賣點。近年市政建立的新型街市,加添了空調的設施,衛生情況亦大大改善,但價錢就相應地提高了;從前超市的員工木口木面,現在相信是管理層的要求,變得個個都有講有笑;他們更要七手八腳的,一邊執貨,一邊磅貨,又一邊應對,越來越似街市的混亂;一路的演變,只說明有競爭才有進步呢!

香港在路旁式的檔販還有不少,可以在陽光之下看到的蔬果鮮肉天然的色澤來選購,仍然有它的吸引力。有著不同的對手,我們還有選擇;市場一被壟斷,即是獨市,任人宰割呢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