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小吃



女兒忽然問及有否一些很想回味的食物,腦海翻一翻,便想起小學年代,在學校門前擺賣的「豬油渣粉仔」,是小學年代美味的早餐。「粉仔」是檔主手製的,和豬油渣炮在大大的湯窩之中,熱騰騰,香噴噴,大清早吃一小碗,上課時便會精神飽滿地發夢去。自遷離兒時居住的屋邨便找不到同樣的「粉仔」食檔。在兒子四、五歲左右的幾年,曾重回這屋邨探望舊街坊,同時找回這「粉仔」食檔,和當年的風味一模一樣,十多年的分隔,吃得心內暖暖的。但因屋邨重建清拆,「粉仔」檔又消失了。

我很「為食」,少年時流行的流動小販熟食檔,便是我常光顧的地方。魚旦、豬皮、煎釀三寶、炸蕃薯、炸豬大腸、蒸粉果、生菜魚肉、炒麵、蘿蔔糕……在放學後便會走到巴士站旁的熟食小販集中地「打游擊」,每個檔主亦眼明手快,見到在下便會將常「幫襯」的食物馬上送上。就讀的中學當時頗有名氣,有不明文規定,不許學生站在街頭吃東西,因為有礙觀贍。但難敵屋邨文化,那時候,大人細路都是照吃如是,家長們就只覺得校方小題大做,這規章便形同虛設,不了了之。

在平步青雲的事業進程當中,就算已貴為「總監」,身上穿著是名牌時裝也好,一樣會在街上吃串魚旦、炸大腸,事關出身寒微,請勿見怪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