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,生活於這個急速都市中的都市人,他們會忙碌於都市式的生活。除要實實際際的忙於保著自己的飯碗而工作外,便是忙於走上潮流,自我陶醉的潮「型」一翻。
一般香港人都會是資訊科技的支持者,i phone, i book之類的時尚必須品,已成為都市人的身份象徵,還要不斷更新型號。不具備它們最top款式的話,你便會與外籍傭工或者低下階層看齊。很少人可守著環保的大原則,將數碼產品用至損壞才更新型號,以免被視為落伍的人,受到歧視。
再說便是潮流服飾,在一式多樣的變化中,稍勝於制服。不論個人的身型體態,總之潮流吹至,照穿照著,街上還有不少比自己穿得更難看的嘛,跟著這種「型」,就是不能落伍吧。
更甚的是所謂的時尚藝術創作,也殊途同歸。無論是怎樣的題材,手法各異的創作者,他們的作品在外觀上都免不了造型時尚,給人流麗不凡的感覺。卻少了純樸的味道,欠缺了原始的自然美。就算是有志於表現樸實的作品,可能根本不為城市人一瞥。
香港人在都市的商業文化教化底下,自小就給耳濡目染。從小便看著設計新穎的都市產品,充斥於大街小巷。在任何的傳播媒介中,可找到的事物,都己被包裝得體,完備示人。偶爾會出現的一項,稱之為「騎呢」的文化,多以「屎尿屁」聞名,以低俗作招徠,又確是難登大雅之堂。
又如香港的學校外觀,不少都掛滿了學校活動的橫額(名校除外),以宣傳學校多彩多姿的校園生活,要給周遭知道,這所是一家新「型」的學所,好讓收生順利。辦學嘛,幹甚麼包裝宣傳呢,一點也不務實,孔夫子也怕為之則目。
樂在香港的香港人,每每就生活於光怪陸離的環境中,或者是見怪不怪,早已習以為常。只希望新的一代,能見多識廣,不會埋沒於這個浮誇的小島之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