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未出發,先興奮



經歷了不少人生百態,也學懂了世故,對「未來」的際遇只會作有限的憧憬,意志仍在,卻走了青蔥的味兒。記憶童年的往影,會為著學校的旅行而興奮。家父家母都是勤勞工作的人,為口奔馳,少有郊遊的那份閒情逸緻。而當時的社會環境,還未興起四周遊歷的文化,很多孩童都會期待著學校旅行的那天。當年是少出門的「細路」,乘搭汽車時會暈其大浪。記得第一次的學校旅行,還有父親陪同,嘔吐大作後到達的目的地是大澳門。當時學校安排了午餐的飯盒,但應該是初次舉辦的學校旅行吧,秩序顯然有點混亂,家長們幾乎在搶奪似的,跟沒風紀守著的小食部,我們在爭先恐後的小學生差不多。父親搶回來的飯盒卻欠了食具,父親便隨手摘下幾條樹枝作筷子,我跟他說:「這棵是夾竹桃,有毒的!」之後給父親罵了一句便繼續食飯,回家的車程是躺在父親懷裡捱過的。其後的每個學年,依然是期待著學校旅行的那天。

成長後的第一次遠遊便走到法國,是仰慕那裡的文藝氣息;語言不通再加上是自助遊,出發的心情是有點戰戰兢兢,那時是有份闖蕩天涯的感覺,可說是半驚半喜。到了成家立室之後,帶著孩子的外遊,很多事情要為年幼的孩子準備,「以備不時之需」的日用品就加添了行李的負擔,孩子就有著我幼年時的興奮和期待心情呢!

小時候的性格比較懦弱,對未知的事物總會存著畏縮的心態;及後有能力四處遊歷時,旅程中的「奇遇」及在下的應對手法,都給人一種「大膽」的感覺,而事實上「杞人憂天」的性情依然暗藏心底,在放眼接收周遭景緻的同時,欣喜的心情仍是潛藏著,未會手舞足蹈,未會大呼小叫,只會任由目光肆意張望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