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打邊爐



打邊爐是由細到大,由娘家到夫家都喜愛的飯局。雖然老伴不是太欣賞,但我家老爺,叔伯老爺等,都樂此不疲。在初為人婦的時期,還要上班搏殺,所以夫家的聚會大多數都是火鍋晚宴,好等現代主婦們不需費神去籌備,省時省力,也是長輩們的體貼呢!

小時候,父親很喜愛打邊爐。每逢冬天,尤其在嚴寒的日子裡,媽子就會將晚飯變成打邊爐。只吃餸,不吃飯,是我主要喜愛的原因。那時候桌上放滿肉食蔬菜,有蝦、魚片、牛肉、牛丸、魚蛋、鵝腸、豬腰、豬潤、豆腐和很多的蔬菜……那年代我家還是用著火水爐,一家人就是座在小櫈子上,圍著火爐,只有爸媽不停地擺放食物入鍋,我們幾姊弟只管吃就是……雖然菜式平凡,但就是喜愛這樣的屯在一起,邊煮邊吃的氣氛,吃完還有糖水,很是回味。

之前轉回打主家工的時候,因為時間多了,會宴請叔伯老爺們到家中打邊爐,買的是象拔蚌、花姿片、生蠔、肥牛等,是時下打邊爐的主要菜式,要與夜市火鍋店看齊,以免失禮老爺。但計回買餸錢,比食肆收的價錢還要貴;更要自己洗菜之後自己洗碗。所以一、兩次的宴請後,就依舊的出外消費;這可助長經濟之餘,自己的荷包和做的功夫都受惠,這道理長輩們早就知曉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